「我們家只有鍋,沒有菜。」
上週末,我在一天內買了太多食器廚具。趁著先生應酬微醺回家,我立馬衝下樓去接他,一五一十地「自爆」我又買了哪些東西。他帶著不知道是三分醒、還是三分醉的酒意對我說:「老婆,我們家只有鍋,沒有菜......」
然後我們在電梯裡捧腹大笑。
我想,當時若有人剛好看到電梯監視器,應該會認為在電梯裡莫名其妙笑彎腰的這兩個人是瘋子。
「我們家只有鍋,沒有菜。」這句話還蠻寫實的呀!一般來說,我只有週末上街市(台灣:傳統菜市場),平日晚餐喜歡速戰速決,除非心血來潮,不然只有兩個人的小家庭,光是備料、洗碗盤,廚房這一進一出,至少三小時,想到就卻步。(→ 果然又是三分鐘熱度)
因為家裡這個人瘋狂喜歡吃海鮮,所以週末餐桌就算沒大魚大肉,也一定是滿桌海味。另個理由是,只要海鮮夠新鮮,絕對是廚房新手最易上手、最不易失敗,也最易引出食物鮮甜的料理技法,運用家庭爐火就能做出六星級餐廳的美味料理啊!
其實這道本來應該是《港式芝士(Cheese)焗龍蝦伊麵》,是香港餐廳常見的港式料理。一般酒樓都是用龍蝦當主料,這天上街市剛好看到大海蝦,某人連問都沒問我,就順手叫了一斤海蝦。材料隨手可得,烹調時間短,墊底的伊麵吸收了蝦的鮮甜、Cheese的奶味,香氣十足,又是道可以嚇唬人的新手料理呀。
【港式芝士(Cheese)大蝦伊麵】
份量│兩人份
食材
-
海蝦:1斤
→ 1斤約有20多隻蝦,不想吃太多蝦的話,兩人份應該半斤也夠了。
-
伊麵:可用台灣意麵代替
-
Cheese(起司、芝士):適量
→ 我是用三明治的Cheese片,一口氣五片全下。Cheese若下的不夠多,奶味會太淡。
-
奶油:1小匙
調味料
-
蒜頭:5瓣。切片
-
雞高湯:250ml
-
月桂葉:3片
→ 可有可無。當天放了4片,某人說味道太重。我個人覺得還好。
-
太白粉:適量,和水做勾芡用。
→ 港式料理是用粟米粉,就是玉米粉,西式料理也多使用。
-
橄欖油:適量
-
白酒:1匙。若無,可用米酒替代。(當天我用的是米酒)
-
黑胡椒粉:適量
→ 因為覺得味道夠了,當天沒放。若喜歡味道層次多一點,可自行斟酌。
p香港伊麵的真面目其實讓我有些驚訝
p香港伊麵又叫意麵,是一種油炸過的麵。
作法
1. 蝦洗淨,剪去觸鬚,同時剪開蝦背去腸泥。若有時間可再把腳剪掉。
*綜合網路食譜意見:可將蝦背開深點,讓蝦更容易入味,吃的時候也好剝殼。
2. 將伊麵放入滾水中,迅速燙軟後便撈起瀝水備用。
*煮太久連麵心都軟了會不好吃
3. 熱油鍋,中火, 爆香蒜片。放入月桂葉、鮮蝦,煎到七分熟。
4. 續用原鍋,加入奶油拌炒一下,接著倒入雞高湯炒勻。
5. 待鍋裡醬汁沸騰、蝦也煮熟後,把蝦撈起,汁留鍋中。
6. 加入起司片,邊煮邊攪拌至起司融化,放入伊麵(覺得太鹹可混些熱水),再加太白粉水勾芡。
7. 麵吸收醬汁後可撈起擺盤,最後放上鮮蝦,淋上鍋底湯汁。完成!
雞高湯和Cheese已經夠鹹也夠味了,不需再另外加鹽調味。個人覺得,伊麵一定要吸進湯汁,又不能過軟,這道無難度的港式芝士龍蝦伊麵才算成功。(它的唯一難度,就是要控制好麵本身的軟硬度吧。)
只要走趟市場,買到活蹦亂跳的海鮮;這一鍋,大蝦滲出的鮮甜,起司融化後的奶味,都被麵吸飽了,港式風味就在嘴裡啊!